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是文化古都,中西區成功國小、東區勝利國小,參與文化部文資保存教育推廣活動,落實中小學文化資產教育向下扎根目標,一個讓赤嵌風華再現、一個是東門甜到冒火,透過培育下一代文化公民,共創文資新風景。
教育局表示,文資保存不僅是保存建物、遺跡,更重要乃將文資變成教育資源,並從小扎根,讓學校成為連過去與現在重要角色,透過教育、體驗、互動、認識機制,培養下一代文化公民,讓學生理解與傳承在地故事。
位於赤嵌文化園區旁的成功國小,推出「成功赤嵌首部曲-重現赤嵌的最後一哩路」文化資產保存教育計畫,創新整合社會、藝文、健體三大領域,規劃五大子課程,讓學生實地踏查古蹟、運用數位學歷史、透過VR體驗歷史事件及製作古蹟模型,深入認識在地古蹟,培養文資保存價值觀。校方表示,學校將搬回重建後的校舍,孩子更能感受社區歷史文化底蘊,孩子鑑往知來。學童指出,透過VR,猶如回到大航海時代,一窺荷蘭人建造普羅民遮城過程和大天后宮中螭首。
勝利國小則是「探索東城—運糖之路」,穿越古今看東門,探索「滿街是糖.甜到冒火」故事。校方表示,大東門是往昔府城通行最熱絡城門之一,許多業主與糖商聚集附近,並有各項宗教,至今仍保留珍貴的文化遺跡及人文記憶,規劃「東門街大火三天」特殊歷史事件為創新活動設計,將周遭地景融入闖關設計中,透過解謎任務、結合地圖並繪製東門大街,讓孩子關注歷史人文和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