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流。歸巢》崑大空設系相助 青銀共創安南大戲

崑大空設系執行社區劇場共創計畫,助力安南大戲《洄流。歸巢》,以台江人文歷史與海洋記憶為核心,學生跨越四代演出,青銀共創舞台再現台江風華。(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空間設計系執行「洄家2.0—土城地區的社區劇場共創計畫」安南大戲《洄流。歸巢》,以台江人文歷史與海洋記憶為核心,由學生跨越四代共超過卅名素人演員,展現文化變遷及人們在此落地深耕與離鄉返鄉的生命旅程。

《洄流。歸巢》是農委會水保署一一四年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由安南區公所與中華海洋觀光與農業特色振興協會共同製作,土城子鄉音劇團進行田野調查故事採集。

崑大設系助理教授郭一勤帶領團隊執行,師生除參與演出,亦負責舞台設計、道具製作、演員彩妝、投影等工作,是成就此劇重要推手。

由李秀珣負責導演統整編導,以地方歷史為基底,演繹台江滄海桑田,落地深耕及離鄉返家的生命故事,劇中為重現「扛茨走溪流」避水患景象,將市定傳統工藝保存者李養匠師製作的「竹籠茨」搬進台江劇場。

安南區長魏文貴表示,《洄流。歸巢》戲劇超過卅位素人演員中,最年長者為八十三歲的吳阿美阿嬤,除學生平均年齡超過六十歲,青年學子的加入,讓傳統社區劇場有了超越社區條件的可能,劇情與角色的多元化,舞台與道具的創新,在青銀共創的合作架構下,實現社區即劇場,劇場即社區的重要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