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2張地圖


■夕陽

甫離家,笑靨相送,乃雞冠花──染胭脂紅。明朝皇帝,以雞冠花為題,卻欲難倒才子,中途亮出袖裡乾坤──白色品種。乍見皚皚雪顏,解縉不慌,御前盡顯急才:「……今日如何淺淡妝?只為五更貪報曉,至今卻戴滿頭霜。」

橫過斑馬線,直赴幾乎天天朝聖的──早餐店、咖啡館。館前,遇上「火焰樹」。花,簇生枝頭,朵朵橙紅耀向天。花蕾儲水,曾是旅人甘泉,故被譽為「泉樹(fountain tree)」。

蔥抓餅、咖啡……啖完。意猶未盡?

大可由咖啡館往前走到底,看看能否嚐到客源不絕的「鹹油條」。那天……秋深,微冷,即趁著等候的空檔,邊健走、邊暖身,迎來桂花林一片。泛濫的桂花香,連我這個長期鼻塞的人,都聞到。忍不住,猛吸!立刻想到:桂花紅豆糕、桂花杏仁糕。

早餐後,開始步行,朝著每日的運動目標邁進。

公誠路上,社宅建造如火如荼。鄰近的雅致咖啡室外,3米長的花槽裡,玫瑰花……開錦繡。「雙色(bicolor)」玫瑰──最早發現於16世紀、歐亞接壤的高加索山脈(Caucasus Mountains),自此聲名鵲起。花槽內三朵:白瓣繡紅邊、白瓣粉紅邊、粉紅外瓣襯托蛋黃內瓣,正是「雙色」佳人。「條紋玫瑰(striped rose)」──基因自然變異而成,源自歐洲,最先記於16世紀文獻。花冠色彩混雜,點線面的圖案,或輕描或重捺或潑灑,頗似畫家的筆觸。妙筆生花下,每朵每瓣獨一無二,故別號painted rose(容我暫譯:「畫中玫瑰」、「丹青玫瑰」)。忽見……杏色,直徑7公分,重重花瓣,塑成杯型,系出名門「大衛·奧斯汀(David Austin)」?惟此杏色閨秀,香氣甜中帶苦、花瓣約80枚……。我的鼻子不濟,要真把花瓣數起來?

隔壁別墅,上演「星空奇遇記」和「綠野仙蹤」。一盆盆「矮牽牛」……其中一款,花瓣底色紫紅,上綴點點白,彷如夜空繁星。此姝,不負「星空」浪漫之名!清心綠花裙,迸射幻紫脈紋的,「綠精靈」是也!

踏上八德路。小心被一座「鹿森林」迷住!前庭闢兩層高的空間,陽光滲透天花板的玻璃窗,映照四方、上下掛滿的50多株……主人定是鹿角蕨粉絲!從幼苗到成株,需5年培育,又要細心照料。18個原生種,中文學名多含趣意:象耳、二叉、三角、圓盾、皇冠……。爽快的是「何其美」!既符合英文學名Holttumii 之中文音譯(Holttum乃研究該品種的植物學家),亦表揚了上、下葉均扇開綽約之風姿。

前方是燒鵝餐廳。窗外,見海棠。女詞人李清照曾撰名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指雨後,葉茂,海棠卻花容憔悴。但眼前綻放之花中仙子,想是當下天氣理想,精神飽滿得很呢!數步之遙,見尖長、粉紅大瓣的香蕉花,與纏著她繞生的纖纖美人蕉,乃平生第一次,不禁自覺好運氣!

抵達有「埔里飯堂」之稱的自助餐店,我和外子喜歡它蔬菜的多樣化。之後,可直接取道信義路返家。

要買菜的時候……

便從每晨報到的咖啡店,左轉至中山路,途經以300多個酒埕裝飾入口的酒廠。越過馬路,繞到超市後面,左拐進去不久……是路面刻著銅雕圖案(鐵錘和鐵砧)之「打鐵街」,聽說全盛時期有30家打鐵舖。此時,聯想到詩仙李白寫給一鐵匠的上聯:「青林口,白鐵匠,生紅爐,燒黑炭,坐南朝北打東西。」青林口,四川古鎮;白,鐵匠之姓;紅爐黑炭,打鐵過程。南北,店舖坐向;東西,打造之物。好一副匯聚豐富顏色、方向的上聯!惜謫仙人醉醒後,已對不出同樣絕妙的下聯!

聚豐富顏色、方向的上聯!惜謫仙人醉醒後,已對不出同樣絕妙的下聯!

打鐵街,飽歷經濟轉型、技術更替的淬煉,打鐵強人已足以自豪!如今,盡頭……是活絡的菜市場……入口。

繼續走,有幾間不錯的專科診所、我常逛的偌大文具店。

不遠處,北環路上,設聯合行政中心與鎮公所,打疫苗、繳稅,均在此。旁邊是尋尋覓覓後,教人感恩的牙醫診所。附近的國中庭園,遍種高樹,春至,滾滾黃花浪。

倘去銀行,就從酒廠先赴仁愛圓環(挨邊有仁愛公園),再轉往中正圓環。

每週的放肆……

則源於樹人路上的油站旁,某糕餅舖。據聞曾被游說往大都市開分店,老闆卻毫不動心,堅守埔里,以確保其作品的水準。外香脆、內鬆化的櫻桃塔,綿密的北海道生乳蛋捲,是我與外子的最愛……就當作嘉許自己多年護齒的努力吧!斜對面之補習社,倒像多肉植物的販售店,種類包羅萬有。「純粹興趣,非賣品。至於那些迷你盤栽,是留作獎勵學生的」,女主人一臉認真地說。

回家……

若選中正路,必路經信賴多年的藥房。若選信義路,則是返家的捷徑,會路過每週都光顧的豬庫餐廳。

我一向嚴重缺乏方向感,如今憑著顯眼地標,分清東南西北。植物弄姿、人情面貌、街巷選擇,日日總有些不同,供沿途──隨緣隨賞。

交織一幅:賞心悅目的地圖。

一天,外子遞上一紙:標示目的地及街道(加上偶去的客運站……)之手繪地圖。

又添一珍貴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