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為整頓醫美亂象,衛福部預告修正特管辦法杜絕「直美」,執業醫師也得補訓,衛福部長石崇良21日表示,分級管理是為確保病人權益。惟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憂衝擊醫美診所,恐造成逾萬醫護人員失業。
衛福部近日正式預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依照醫美處置的醫療風險,要求執行醫師至少須接受過畢業後綜合臨床醫學訓練(PGY),如要進行醫美手術還須經過外科系專科訓練,高風險手術限經過評鑑的診所進行。
石崇良表示,分級管理是為確保病人權益。草案規定,不限特定醫美手術,凡99床以下醫療院所進行美容醫學手術,都要有後送轉診計畫。
同時先前幾次不幸事件,都是在緊急狀況下無法及時救治,因此,石崇良說,接下來也要強化緊急處理能力,要求醫美診所與鄰近醫院建立合作關係,盼完善緊急事件的處理能力,讓後送更迅速,最不希望的就是病人還要自行就醫。
石崇良指出,對於各界的意見,已經請醫事司召開會議溝通說明,「不過原則是確定的」,醫療有輕重緩急,有些狀況如有手術發生併發症等狀況,要有合作醫療機構,不論醫療人員來現場協助,或安排緊急後送通道送入急診、病房或加護病房。
對衛福部出手預告修法,引發醫美醫師大反彈,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開業醫美診所院長邱正宏表示,新法若真上路,全台至少1千家醫美診所首當其衝,不只醫師而已,連同診所工作人員及其家庭,波及的是上萬人的生計。
邱正宏說,提升醫美產業品質及病人安全是大家共同目標,但用的方式要合理,特管辦法修法跟各美容醫美學會「零對話」,還緊急處理,只匆匆預告30天,就要強行上路,過程粗暴、程序上不正義!
邱正宏說,要提升病人的安全,限定PGY、專科醫師不是唯一方法,要求醫美醫師都具備急救跟緊急照護能力才是重點,通過急救認證就足以保障病人安全。現在出事的案例,其實都有專科醫師資格,也沒有一件是直美醫師。
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提出訴求:包括全面暫緩本次修法,進行跨領域、跨專科完整衝擊評估等。在立法委員王正旭出面之下,下週雙方也將召開會議進行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