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良進
在一個尋常的日子裡,我正專心致志地打掃著家裡的衛生。當我彎下腰,拿著掃帚清掃角落的時候,不經意間,目光落到了那個青花瓷罈子上。那一瞬間,我的思緒拉扯回了童年的時光,那些早已被歲月陳封起來的「古物件」,就如同電影般在我腦海中放映開來。
那個青花瓷罈是我家祖傳的「寶貝」,它宛如一位身披青色花衣的百歲老者,靜靜佇立在時光的角落裡。歲月在它身上留下了斑駁的痕跡,可它依然散發著淡淡的青色光芒,彷彿在訴說著久遠的故事,帶著往昔歲月的滄桑韻味。
記得小時候,每到攢夠了二十多個鴨蛋的時候,母親總會笑意盈盈地捧出那個青花瓷罈子,準備用來醃製鹹鴨蛋。她先是把從自家養的雞鴨那兒收來的雞蛋或鴨蛋仔仔細細地清理乾淨,再小心翼翼地將它們一一晾曬乾,然後才輕手輕腳地裝進瓷罈子裡。接著,母親會神情專注地用高度白酒把鴨蛋浸泡上一陣子。而另一邊,她早已將花椒、八角、食鹽、茴香、桂皮等佐料放進鍋子裡,點火煮開,待放涼之後,再緩緩倒入裝有鴨蛋的青花瓷罈子裡。最後加上適量的白酒,封好罈口,就等著大約一個月後品嘗那美味的醃鴨蛋啦。到了開罈的時候,母親會把醃好的鴨蛋放在鍋裡煮熟,吃飯時用刀輕輕切開,那鹹香的味道瞬間瀰漫在整個屋子裡,那場景,至今想起來都讓人覺得溫馨無比。
聽父親說,這個青花瓷罈子在他小時候就已經存在了,推算起來,應該是父親的祖父購置的。我的曾祖父是一位訟師,靠著這份營生,曾祖父和祖父那兩代家境頗為殷實。老家的屋子是用青磚砌成的,就連我小時候玩耍的胡同,地面也鋪著古樸的青石,處處都透著一種別樣的厚重感。
大約在我上小學的時候,那年初冬的記憶格外深刻。父親打算在院子東牆邊挖一道溝子,用來埋藏過冬的白菜。那天,父親幹勁十足地揮舞著鐵鍬,一下一下地挖著。忽然,隨著鋤頭的起落,一個比較暗淡的紅褐色罈子出現在了泥土之中。父親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他趕忙停下手中的活兒,彎下腰,滿臉期待地抱起那沉甸甸的罈子,小心翼翼地往屋裡走去,那神情,彷彿抱著的是世間最珍貴的寶貝。到了屋裡,他輕輕地把罈子放在屋地上,懷著忐忑又激動的心情打開了蓋子,只見罈子裡盛著的竟是散發著青綠色光芒的銅板子。那一刻,喜悅如同潮水一般湧上父親的心頭,他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迫不及待地抓起一把,仔細端詳起來,嘴裡還念叨著:「喲,這可是清朝時期的青銅板,以前是當貨幣用的。」隨後,父親認真地數了數,足足有上百枚。
可惜的是,那時老實憨厚的父親對古物實在是沒什麼概念。而且那時候,村子裡也沒有廢品收購站之類的地方,父親便稀裡糊塗地把那些銅板當成了普通的廢銅,賣給了村裡唯一的商店。
如今,那些散發著古色古香氣息的古物件,大多都已經消失在了時光的長河之中,只留下些許模糊的影子。然而,它們卻如同一部部古老而珍貴的電影,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記憶裡,每每想起,都能讓我沉浸在童年那段美好的時光中,也讓我對家族的歷史多了一份別樣的眷戀與感慨。它們雖已漸漸遠去,但那份承載著的情感與回憶,卻永遠不會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