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文化局二十四日發表《物見臺灣:再版臺灣史料集成》新書,由市立博物館和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攜手推出,此次再版,忠實保留原貌,並以更清晰排版與補註,提升可讀性,讓這部珍貴史料再度回到讀者眼前,邀請民眾重新翻閱台灣文化史重要記憶。
文化局表示,《臺灣史料集成》堪稱一部從大航海時代一路望向近代台灣重要典籍。此書於一九三0年由「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編製,是最早系統整理台灣自荷蘭、明鄭、清治至日治時期史料的圖錄,此次再版,重新打開當時史料窗口,讓人一窺被典藏的台灣。
市府表示,透過這本書向外望,能看見台南在台灣歷史上作為「世界入口」關鍵角色。十七世紀的安平,是東亞與歐洲航路交會點,商船、傳教士、移民與知識都曾在此停泊,該書不只是史料,更像一把鑰匙,讓人重新理解台南為何成為台灣歷史起點之一。
文化局指出,《臺灣史料集成》價值在於它將台南故事清晰呈現,每個時代的歷史,皆以文獻形式留下脈絡與痕跡,紀錄台灣走向近代軌跡,再版讓讀者能以更輕鬆方式,接近那段遙遠而豐富的歷史。
市博館長何秋蓮補充,博物館使命不僅在展示歷史,更在於讓歷史能被重新閱讀,再版不只是文化保存延續,也象徵將重要知識重新交還大眾,不僅是一趟跨越百年的閱讀旅程,也是與前人對話機會,邀請讀者共同翻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