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一名8旬婦人疑似因長年照顧50多歲的癱瘓兒子,因心力交瘁而涉嫌將兒子悶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24日表示,目前照顧者的心理衛生資源嚴重不足,呼籲社會正視其心理健康需求。
民國112年5月,台北市一名80餘歲母親疑因心力交瘁,涉嫌殺害50多歲重度臥床兒子。一審台北地方法院依法判刑2年6個月徒刑,承審法官並建請總統特赦以免除牢獄之災;案經上訴,二審由台灣高等法院審理中。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喬虹指出,此案再次凸顯照顧者面臨的長期照顧壓力極大,與照顧負荷相關因素極其複雜,當前政策提供患者、高齡者、失能者與長期照顧者的心理衛生資源嚴重不足,呼籲社會正視長照相關人員心理健康需求。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呼籲,應關注長期照顧者的心理健康,協助減輕患者、照顧者、專業人員與外籍看護工在長期照顧之下所累積的壓力。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表示,長期照顧不僅伴隨繁重的身心勞動,也經常牽動照顧者的生涯規劃、休閒生活及社交人際關係。許多照顧者為家人投入數年乃至十餘年,長時間累積的情緒與孤立感,若未被適當看見與支持,可能成為家庭暴力的危險因子;風險往往與照顧對象的身心依賴程度高度相關。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指出,照顧中重度失智或重度失能者,需要24小時照護、時刻戒備;照顧臥床病人的家庭更需每4小時協助翻身,以預防褥瘡,長期下來,容易造成嚴重的睡眠剝奪與心理壓力。當長期照顧責任疊加疾病症狀、家庭孤立及缺乏外部協助,極易使照顧者陷入高壓狀態,甚至引發家庭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