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考古館全新特展 牙齒知多少:全糖市的神秘面具展

南科考古館廿五日推出全新特展「牙齒知多少」,結合故事敘事、考古研究與多媒體互動裝置,讓幼兒們歡喜在展館中認識牙齒的故事。(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南科考古館廿五日推出全新特展─「牙齒知多少:全糖市的神秘面具展」,展覽以牙齒為主題,並結合故事敘事、考古研究與多媒體互動裝置,讓幼兒們歡喜在展館中認識牙齒的故事,以及各國都有的拔牙習俗和換牙傳說,進而建立正確的保牙觀念。

廿五日的特展「牙齒知多少」,在幼兒們戴著牙齒頭套和拿著牙刷道具演唱「刷牙歌」歌聲中揭幕,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蔡政良說著牙齒不好好保護,到了他的年紀只能靠假牙了,他也指出,牙齒承載著古代生活的線索,從飲食、文化到生態變化都能一一讀出,所以此次展覽以故事與推理解謎方式,呈現牙齒的知識與文化意義,讓大家可以從互動中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更期盼大小朋友透過展覽建立正確的牙齒照護觀念。

與會的南科管理局主任祕書官嘉明則指出,南科是全球重要的高科技基地,而考古館為此地保留下文化與歷史的深度脈絡,他肯定牙齒主題展在考古與教育上的價值,也期盼透過展覽讓更多民眾認識南科的多元面向。隨著就由此次策展人員導覽大家走進牙齒的世界,當一名小偵探一起來探索牙齒博物館的「追追追」。

幼兒們透過互動遊戲更認識牙齒。(記者張淑娟攝)

「世界最多牙齒的動物竟然是蝸牛,有二萬六千顆牙齒…」,「牙齒掉了該如何?有的放枕頭下再放水流、有的埋入泥土、有的丟到屋頂上…」,各國處理牙都有不同習俗,確實有趣,而此特展也以虛構城市「全糖市」為舞台,呼應台南在台灣糖業史中的地位,並融入近年在網路間流傳的「全糖市」文化意象,且以偵探推理為敘事主軸,帶著大家以「小小臼齒偵探」的視角走入展場,沿著線索逐步揭開長期以來不為人知的牙齒秘密,內容涵蓋牙齒的結構、功能、文化以及考古材料等多面向知識。

走進展館即可透過大型牙齒模型與互動遊戲認識牙齒的型態與用途;且在「牙齒故事館」中,可認識世界各地的換牙傳說,並透過展件了解如何從牙齒判讀年齡等基礎知識;並於「牙齒博物館」認識史前臺灣的拔牙習俗、牙齒鑿刻紋飾,以及包括穿孔豬牙與鯊魚牙在內的牙齒飾品,進一步理解牙齒在人類文化中的象徵意義。展場還設置角色扮演拍照區、充氣巨型牙齒與互動遊戲等裝置,讓大小朋友在輕鬆情境中學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