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交通運輸部發佈典型案例推動低空交通運輸創新發展,中共交部近日發佈23個低空交通運輸應用場景典型案例,涉及低空物流配送、低空交通運輸生產作業、低空應急救援等領域,旨在推動低空交通運輸應用場景創新發展。
在低空物流配送方面,無人機低空物流憑藉靈活、高效的優勢,在海島、山區等場景突破,打通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其中山東青島在著名景區靈山島開通北方首條海島低空物流常態化營運航線,採用長距離、長航時物流無人機全天候物資配送。海南陸續開通四條跨瓊州海峽物流航線,將原本需要五個小時的運輸時間縮短至不到一個小時,大幅提高貨物運輸效率。
在低空交通運輸生產作業方面,無人機與傳統執法船艇、執法車輛相結合,構建起立體巡查巡檢網路,助力交通管理更智慧。廣西平陸運河工程在護岸混凝土施工階段運用無人機進行精度快速自檢,累計規避返工21次,關鍵節點驗收合格率提升至98%,工期較原計劃提前15天交付。天津海事局建立“陸海空天”污染立體監測體系,可自動識別海面溢油、船舶並靠、漁船、遊艇等六類污染場景,準確率達75%以上,最大限度減少海洋污染。上海海事局開展無人直升機全天候郵輪護航,有效護航半徑30公里,最大平飛速度為巡邏艇三倍,抗風等級高達八級顯著提升郵輪護航效果,2025年已保障18艘次郵輪進出口。
海南自貿港建設背景下,洋浦港貨櫃輸送量激增,海南海事局利用無人機開展貨櫃綁紮系固核查作業,可在兩小時內完成全泊位貨櫃船100%覆蓋核查效率提升80%。長江航道局將無人機技術廣泛應用於重點河段航道巡查、航道岸域測量建模、航道應急救助等場景,探索通過無人機進行航標清潔和航標燈更換,巡查頻次由每月兩次提升至每週三次,單次巡查時間由傳統模式的三小時縮短至廿分鐘,進一步提升了航道通航安全保障能力。河北曹妃甸港集團通過輕小型無人機對大面積堆場實現高效巡測,截至2025年八月,累計完成飛行任務2600餘架次,顯著提升散貨堆場的管理精度與運營效率。
在低空應急救援領域,蘇州市交通運輸局在太湖水上構建“無人機+熱成像”水上搜救創新模式,使搜救範圍擴大到周邊淺灘水域、通信信號較弱區域,並在半小時到達周圍卅公里水域提高搜救質效。浙江海事局建立“低空+海事”協同應急體系,採用多架次無人機“輪替飛行”模式,在船舶碰撞、船舶火災、環境污染等海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中,助力實現全點位勘查、全天候監測、精準式指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