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年憂鬱盛行率13.3%

 

董氏基金會推出《八十歲,還能跑跳碰:歲月會增,心不必老》新書、《你說,我想聽》老年憂鬱防治微電影,呼籲民眾陪伴年長者紓解情緒、保持社交連結與活動力,打造樂齡生活。(董氏基金會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根據國健署今年發表的調查顯示,台灣老年憂鬱盛行率13.3%,高於全球平均值10%,推估約有61.4萬名輕、中、重度憂鬱症的高齡者。董氏基金會26日推出新書和微電影,盼打造樂齡生活,助民眾相伴樂無憂!

為提醒大眾預備老年階段的心理健康,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發表《八十歲,還能跑跳碰:歲月會增,心不必老》新書、《你說,我想聽》老年憂鬱防治微電影,呼籲民眾陪伴年長者紓解情緒、保持社交連結與活動力,打造樂齡生活。

國外研究顯示,孤獨感會增加憂鬱症的風險,而社會互動、情緒支持和歸屬感可緩衝孤獨和社會孤立對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董氏基金會董事長張博雅表示,基金會推動老年憂鬱防治計畫10年來提供各式心理健康資源,希望大家人老心不老,相互陪伴”話”解憂愁,實踐樂齡生活。

前衛生署署長葉金川也是《八十歲,還能跑跳碰:歲月會增,心不必老》新書作者,他說明「衰老」是影響生活品質的最大挑戰,「樂在生活」是維持老年心理健康的關鍵,呼籲民眾不論年紀多少都應保持活動力與年輕的心,把生活安排的有價值、充滿動力、能量和樂趣。

葉金川提醒,樂齡生活不會靈光乍現,年紀大了身體難免有病痛,只要換個想法和做法,轉個彎依然能圓夢,生活仍能充滿創意與彈性,像自己兩度罹癌,與其整天擔心如何和疾病對抗,不如把心思放在如何好好過日子,持續運動、務農、做園藝,完成設定目標,持續做夢追夢,好好過每一天,活出精彩人生!

《你說,我想聽》老年憂鬱防治微電影導演葉天倫,演員陳淑芳、范逸臣、黃沐妍、鍾倫理也出席發表會。

國民阿嬤陳淑芳說,沒有戲演時就會感到寂寞,希望能一輩子演下去,保持忙碌且活得健康。並坦言個性比較直,喜歡有話直說的真誠交流。她也勉勵年長者,「心有熱情,年齡算什麼;心有愛,生活就燦爛」。

由阿公阿嬤帶大的運動型藝人黃沐妍分享,年輕時,比較沒有耐心聽長輩說話,但長大後開始改變,會先陪伴聆聽長輩,再從他們的話中找出共鳴來回應。可安排不同的體驗到老,更重要的是愛要及時,行為亦是,當個願意聆聽的陪伴者,延續這份愛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