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沈玉琳罹血癌引發社會大眾關注。醫師提醒,急性血癌來勢洶洶,如出現「臉色蒼白、容易疲倦」、「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未受外力碰撞卻出現瘀青或出血」、「骨骼或關節疼痛」等4大症狀不可不慎。
血癌根據細胞分化程度及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當中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於成年人較為常見。台灣每年約新增950至1000名病患。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常見的4大症狀包含:「臉色蒼白、容易疲倦」、「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未受外力碰撞卻出現瘀青或出血」、「骨骼或關節疼痛」。由於這些症狀並不具特異性,常被誤以為是貧血或感冒,導致民眾錯過就醫時機。
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馮盈勳醫師提醒,雖然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好發65歲以上老年族群,但臨床經驗是年輕、中壯年都可能發生。尤其正在衝刺事業、家庭經濟支柱的50歲以上男性,容易隱忍症狀導致病情快速惡化。
馮盈勳分享,一位20歲的男大學生,外表陽光健壯、平常也很少感冒,卻在某次暑假反覆發燒2周,並出現臉色蒼白。母親驚覺不對勁帶至醫院,才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由於主要進行造血的骨髓發生病變、染色體異常,不僅白血球不足導致免疫力低下,出現發燒的症狀,正常紅血球數量也減少,因而臉色蒼白、容易疲倦。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蕭惠樺醫師指出,目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已有多款標靶藥物能延長患者存活率,也有相當的可能痊癒。呼籲患者即使確診也勿放棄,專業醫療團隊會依據個別患者規劃最適合的精準治療,以提升無復發存活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