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針對當前國際情勢,總統賴清德強調,台灣正處在關鍵時刻,面對外來威脅,團結遠比分歧重要;「不同黨派不要緊,同一國家最要緊;外來侵略者最怕被侵略者團結,最愛看到被侵略者分裂、放棄。」,呼籲社會在多元民主環境中,仍要把國家安全與共同利益放在首位。
賴清德28日至台南孔廟,為其親題匾額「川流敦化」主持揭匾典禮時表示。賴清德表示,台灣已努力走到今日民主成果,更應謹慎面對各種可能的分化操作,只要台灣人民保持團結,就能降低外部威脅影響,讓國家持續向前;他提醒,大環境不穩定不能阻礙台灣的教育與人才發展,這更是國力競爭根本。
深處全台首學,他也重申「「教育平權」是其心中重要信念,無論孩子來自何處,只要肯念書、願學習,政府就應提供協助,從補助學費到改善學習環境,努力向上孩子,都應得到公平機會,政府近年投入近千億元「高教深耕計畫」及「台灣橋梁計畫」與「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讓年輕世代走出國門、拓展視野,感受世界多元樣貌,更具國際競爭力,成為未來國家進步核心力量。
賴清德期許未來三十年,台灣能在物理、化學、醫學領域,至少誕生三位諾貝爾獎得主。他指出,台灣科研與教育具備實力,只差臨門一腳,而這一腳,需要政府資源、學術界努力與全社會支持。他說,「川流敦化」匾額揭匾,不僅象徵文化傳承,也呼應其所強調理念,在變動世界中,台灣須像川流般持續前進,如敦化般厚植文化與教育,以團結與人才,奠定國家長遠穩定與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