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泓霖
台海戰雲密佈,情勢緊張,政府國防預算及軍購直線上升,國防部宣稱近兩年志願役留營比率顯著增加,印證國人護台決心。立委馬文君卻接獲投訴,指稱基層部隊為達標,有美化數字之嫌,或先為官士兵辦理留營,再以「不適服」名義退伍;甚至假藉對外支援名義,給黑假,薪照領,官照升,人卻在外趴趴走。
這是很嚴重的指控,說「動搖國本」亦不為過,相信軍方及檢調必將積極偵辦,查個水落石出,給國人交代,如非事實,也可還軍方清白;但不談本案真偽,證諸中國歷朝,軍中這種「給黑假,薪照領,官照升」的黑幕確實存在,如再伴隨朝綱不振,貪瀆橫行,國將不保,指日可待矣!
一八九二年,台灣割讓日本前三年,台海波詭雲譎,胡適尊翁胡傳奉調來台,出任全台營務處總巡,半年內,親赴全台三十一營、二十八哨及兩隊巡查,重點之一是核實兵員,他老人家一絲不苟,按冊逐一點名,不時發現有人多次出列應答,張三是他,李四也是他,亦即在營兵員與造冊嚴重落差,營官灌水牟利。當時軍中還從薪餉扣留定額充作「存餉」,退伍時一併發還,以利謀生,原是德政,但許多統領營官即使存餉已滿三、四年,仍扣留不發,胡傳就引「唐書」邊將對戍卒「利其死而沒其財」之說,古今輝映,如出一轍。
一八九五年,日清甲午戰爭在黃海爆發,樺山資紀擔任吉野艦艦長,北洋艦隊一發砲彈精準命中吉野艦甲板,眼看座艦即將炸沉,說時遲那時快,砲彈卻只炸開一個破洞,並未開花,又是一顆裝填不實的啞巴彈,原來北洋艦隊總管李鴻章委任親信負責採購,靠山吃山,有彈吃彈,難怪「前方吃緊,後方緊吃」。樺山資紀後來出任日本治台第一任總督,他所撰「黃海之戰」一詩,有云:「乾坤將裂遭奇運」,生動描繪他當時親睹砲彈擊穿的心情轉折。
吉野艦是當時日本艦隊的主力,船堅炮利,論者以為是甲午海戰勝負關鍵之一,諷刺的是,該艦原是大清向英國訂製,但因當局挪用大筆軍費,用來興建圓明園及籌辦慈禧六十大壽,再無餘裕購買,才被日本攔胡,曾是東亞最強的北洋艦隊竟淪落至此,嗚呼!
甲午戰後,清廷準備割讓台灣,一時人心惶惶,幾乎所有在京任職的台籍官員,紛紛上書奏陳割台萬萬不可,台人誓將與台共存亡.,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慷慨激昂,聲震於天。當時正值滿朝籌辦慈禧大壽,老佛爺聽煩了,下旨不得再議台事,違者一律嚴究,令下,滿朝噤聲,原來小命還是比護台重要,前此不過喊口號、作秀罷了。台灣俚語:「阿婆仔浪港」,意在諷刺當時鎮守府城的大將軍劉永福,見大勢已去,拋棄台民,化妝阿婆遠颺。
但這與事實相悖,他是當時清軍最勇猛的將領,台北崩潰後,獨自在府城作困獸之鬥,成為各地抗日義軍的一盞明燈,日軍忌憚黑旗軍英名,多次許以優渥條件勸降,他都嚴詞駁斥,直到勇敢的台人從迎戰、怯戰到求和,不再提供後援,瞬間從英雄變狗熊,成了台人包袱,他才悵然泣下,興起不如歸去。他的參軍記室吳桐林有詩云:「兵窮食盡孤城在,空使將軍喚奈何」,洋溢老將軍無可奈何的悲壯!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