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思覺失調症特展 籲病友開啟正循環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公視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提升大眾對於思覺失調症的認識,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是腦部疾病,每100人中就有1人為患者,目前已有藥物可控制症狀、避免復發。建議大眾多一點理解、少一點偏見,幫助患者拉近與社會的距離。
 一名病友阿毅,發病時深信有特務即將來取他的性命,甚至聽到特務在他耳邊威脅的話語,令阿毅非常害怕,不時聲淚俱下,雙膝跪地、用頭撞地、全身發抖,甚至因害怕遭到刑求而一心想要上吊自殺。但在林口長庚精神部的治療後,阿毅的症狀已經穩定。
 林口長庚精神部副部主任洪錦益醫師解釋,思覺失調症會讓患者脫離現實感,可能會出現的症狀包括正性症狀、負性症狀及混亂症狀。
 「正性症狀」是指超過正常體驗的經驗,例如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覺得有人監視他、覺得有人跟蹤注視著他、覺得有些魔幻的力量在影響著他。
 「負性症狀」是指正常體驗的縮減,例如變得懶散、變得退縮、缺乏動機、情緒呆板、社交畏縮。
 「混亂症狀」是指思考、情感或行為的混亂,例如:語言離題或前後不連貫、傻笑、不合宜或無理由的舉止。
 洪錦益提醒,像阿毅這樣的病友發作時無法分辨症狀及現實,更需要身邊親友的協助,及時察覺,鼓勵就醫接受治療。
 林口長庚精神部醫師許世杰也表示,思覺失調症是腦部疾病,其「思考」與「知覺」功能失調,可能導致幻覺、妄想等症狀,但患者只要規則用藥、穩定治療,就能維持日常生活狀態。
 不過,根據台灣精神醫學會與康復之友聯盟2017年的調查,卻仍有約5成思覺失調症患者,對於患病感到自卑、認為病情會阻礙其社交生活。社會對思覺失調症仍存有不認識及汙名,常見情形如稱患者為「怪人」、「不定時炸彈」,造成病人、家屬蒙羞,甚至阻礙就醫。
 因此,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特別於即日至9月30日止,於復健大樓一樓大廳展出「思覺失調症特展」,讓外界重新認識精神疾病,減少對於疾病的汙名化。在展覽期間,精神部特別舉辦兩場醫師導讀活動,要帶領民眾正確認識疾病,理解病友會經歷的症狀,鼓勵病友積極治療及包容開啟治療正循環。

即時

南市師鐸獎 24名老師獲殊榮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師鐸獎評選...

新冠又燒 台南已825例確診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