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操煩模範媽媽焦慮失眠

醫師王文隆說,治療焦慮症的藥絕大部分副作用屬暫時性,勿自行停藥減藥。(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陳姓婦人退休後晚上睡覺常因胡思亂想而失眠,白天感到疲勞、全身緊繃又肌肉痠痛,做事力不從心,經就醫診斷為「焦慮症」。安南醫院精神科醫師王文隆說,這種以過度焦慮、擔憂、畏懼、逃避為主要症狀而造成重大痛苦的疾病,正確用藥很重要,不可忽視。
 陳姓婦人是鄰里模範媽媽,相夫教子又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一家小雜貨店經營得有聲有色,還常和鄰里間的媽媽們組成志工隊幫忙弱勢。最近她把小雜貨店交給子女轉做便利商店,退休帶孫子也當志工,去年大兒子突然心肌梗塞,所幸及時治好無任何後遺症,但她總覺得日子過得很不安穩,擔心子女康、丈夫開計程車出狀況,就連去市場買個菜、家裡掃地、晚上倒垃圾,都會擔心自己做不好或趕不上時間,這種「搞操煩」的感覺一直纏著她,空閒在家照樣「沒事找事煩」,甚至影響到睡眠品質,日子過得很苦惱。
 醫師王文隆表示,像這種典型的焦慮症,常見於因不確定感而緊張、過度擔心而產生焦慮症狀,有些人因年齡變大荷爾蒙退化、生理機能衰退、心理孤單、生活壓力等因素,而出現很多身體的毛病,也會合併焦慮症狀。目前藥物治療主要分為抗焦慮劑與抗憂鬱劑兩種,病人必須遵從醫師指示服藥,切勿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或停藥,絕大部分藥物副作用是暫時性的,自行停藥減藥會影響療效,若副作用太難受,再與醫師討論調整。
 王文隆說,焦慮的原因很多,病人接受精神科醫師專業協助,從身心根本原因積極對症治療,任何症狀都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警訊,要仔細聆聽,別大意,即使面對老化也要有抗老的保健與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