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糖鐵保存案地方關注,文資處上週五邀集委員再度進行現勘和審查,決議不列冊追蹤。文資處表示,西港糖鐵雖未達指定登錄文化資產價值標準,但透過適當設計,將糖鐵元素融入道路設計,也能保留在地歷史記憶,讓文化保存得以融入當代生活,並與開發共融保存。
民眾提報「南北平行預備線─西港線及爺崁線」,文資處依相關規定進行列冊追蹤審查程序。文資處說,該案於一0六年即曾提報,當時作成不列冊追蹤決議,關心文資民眾再度補強資料,文資處再邀集委員會勘。
文資處表示,文化部三月十二日將能盛興原生種復育協會提報案交給文資處,基於新事證,二十七日邀請提報單位進行現場說明,當年提報單位「反西港外環道不當開闢自救會」指西港線仍存有完整鐵軌遺跡,工務局也委託鐵道文史工作者執行清理監看計畫,此次提報者並指在工程現場發現有臂木號誌機的基座遺構。
不過委員現勘後,認為所提事證乃開挖後露出,屬原本鐵道相關設施與機具,並未能改變整體成為文化景觀判斷。委員指出,南北平行預備線的興建,呈現過去戰備考量下的歷史事實與過程,連結產業歷史或地方民眾記憶,但就現行空間環境特徵,無法回應糖業整體脈絡或展現功能性使用狀態,不符文化景觀呈現人類與自然環境經長時間相互影響要件。
委員也認為,西港線和爺崁線相關建造物或附屬設施的建築形式及工法,並無特殊之處,因此維持原議。
該案市府和相關團體歷經兩年餘溝通協調,在兼顧行車安全和糖鐵軌道保存最大化原則下,希望透過變更設計,將糖鐵元素融入道路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