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附小配合台南大學教育學院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與七股區後港國小共同進行青梅專題課程,兩校學童二十九人一起到楠西梅嶺福來百年梅園竿採青梅,並體驗脆梅的製作過程,帶回梅嶺特有的酸甜好滋味。
南大附小指導老師陳怡均表示,青梅是楠西重要的經濟作物,在百年梅園除手採青梅外,也竿採青梅,用長竿敲打梅樹,再撿拾掉落的梅子。後港學生王軍奕說,拿著長竿敲打梅樹是很特殊的嘗試,敲太小力沒辦法敲落梅子,敲太大力又怕傷到梅樹,看到青梅像雨一樣掉落,好像下了一場「梅子雨」,實在很好玩。
在梅園製作脆梅半成品後,還需帶回校進行後續的漂洗和糖漬工作。南大附小學生游騰棨說,四十幾斤的青梅要在大盆子裡泡十個小時,用最小的流水不間斷的進行漂洗作業,甩乾後再糖漬,連續三天更換更高濃度糖水,過程繁複,好吃的脆梅真是得來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