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典興濟宮門神 見證工藝之美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祀典興濟宮為慶祝保生大帝聖誕,將於四月五日舉辦「祀典興濟宮門神之美」文物展,出自已故薪傳獎大師陳壽彝之手「秦叔寶、尉遲恭」門神,以立體金粉線繪製,在陽光映射下,金線條波光躍動且有明暗不一的陰影,豐富了視覺層次,也多了一種工藝趣味。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祀典興濟宮慶祝保生大帝聖誕慶典的規模相對減少,將於四月五日(農曆三月十四日)舉辦的交陪境「插燭」祝壽儀式,原本辦桌聚餐改為分送餐盒,減少群聚感染風險。
 讓了民眾了解祀典興濟宮文物特色,四月五日至十二日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在觀興學苑舉辦「祀典興濟宮門神之美」文物展,並安排三場文化課程,分別是門神修復團隊李志上老師主講「祀典興濟宮門神之美」、中山醫學大學林培雅老師主講「最佳守門員|門神趣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研究助理吳慶泰主講「神氣再現|如何為神像健康把脈」。
 「秦叔寶、尉遲恭」門神由已故薪傳獎大師陳壽彝彩繪,身著戰甲手執兵器並配有弓箭,繪製技法採立體金粉線,取代黑墨線描繪輪廓,在陽光映射下,金線條波光躍動且有明暗不一的陰影產生,豐富了視覺層次,也多了一種工藝趣味。
 另外,「三十六官將」門神筆法生動流暢,包括「吞精大將以靈獸麒麟為座騎,手縛妖怪做吞噬狀」、「李仙姑左手拖缽、右手持劍,乘鳳凰自天而下」、「移山大將左手拿山,駕騎蛇首鳥身異獸」,造型表現各有不同樣貌,可說是興濟宮門神彩繪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