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民國二十四年墩仔腳大地震及九二一大地震屹立不搖的市定古蹟「后里張天機宅」去年底完成修復,維持原住戶居住功能,部分區域並規劃為古蹟展示場域,提供市民欣賞古蹟之美的新景點。
市定古蹟「后里張天機宅」為創建於日據時期昭和六年(一九三一年)之擬洋風建築,迄今已有八十九年歷史,歷經二次大地震,建築格局依舊完整、保存良好,是少見融合有台灣、日本、及西洋之混合式建築,見證日據時期東勢與后里的開發過程。前台中縣政府公告指定為古蹟,編列五千萬元預算進行修復工程,去年底完成修復,匠藝巧思重現風華;交由后里張天機促進會管理維護,開放部分空間供民眾參觀,另透過修復過程中所留舊構件及文物等展示,傳承張天機宅兼具歷史、教育及藝術等文化資產價值。
文化局表示,古蹟修復過程有常涉及隱蔽處,對於修復工作來說就如偵探抽絲剝繭常有新發現,這次在剔除左護龍右次間牆壁粉刷層後,發現壁體內有垂直水平的木條,疑似為墩子腳大地震後的補強作法。此外在左護龍左次間木柱發現有埋入一小木片,上面記載曾施作白蟻防治的紀錄,顯示當時屋主相當重視此建築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