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 腫脹痠痛抽筋

林老生醫師指出呼籲,靜脈曲張莫輕忽,靜脈血栓恐致命。(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下肢靜脈曲張是很常見的血管疾病,致病原因是靜脈瓣膜功能失常引起的靜脈逆流。據統計,人的一生中80%會發生程度不一的下肢靜脈逆流,卻未必都有明顯的靜脈曲張。其症狀主要是下肢腫脹痠痛抽筋,嚴重者更可能發生靜脈血栓甚至致命的肺栓塞,令人不可不慎。
 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林老生醫師表示,靜脈血栓的症狀主要是劇烈的紅腫熱痛、抽筋,很多人以為只是單純的肌肉痠痛自行服用止痛藥卻無法溶解血栓,導致血栓經由深層靜脈進入心臟以及肺動脈造成血液缺氧、血壓下降。
 林老生說,下肢靜脈逆流、血栓的診斷可利用超音波或靜脈血流檢查得知;其治療與靜脈曲張同,除了傳統隱靜脈刮除術外,還可採用微創靜脈內雷射燒灼合併血栓清除術,徹底根治下肢腫脹痠痛抽筋及血栓問題,術後穿著醫療用彈性襪則可加速下肢腫脹恢復正常。
 林老生醫師指出,微創靜脈內雷射燒灼術不但無生命危險,且傷口小、少、疼痛度小、根除率高、併發症少。臨床醫治顯示,經微創靜脈內雷射燒灼合併血栓清除術治療後大部分均順利出院,術後追蹤亦無復發或併發症。
 林醫師呼籲,下肢靜脈逆流或下肢靜脈曲張寎變除了引起下肢反覆的腫脹痠痛抽筋外,還會造成小腿下部色素沉著、皮膚脂肪硬化、難癒合潰爛、以及靜脈血栓的潛在風險,絕對不可輕忽。
 尤其是不明原因(無心臟或腎臟病)的下肢腫脹、工作上需要久坐或久站、預定接受下肢骨關節手術者,都應接受下肢靜脈血流檢查及必要的治療,以免發生令人遺憾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