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范小弟個性外向,在學校例行健檢發現口腔內有急性齒齦炎及嚴重猛爆性齲齒,到牙科就診看到醫師,動輒雙手亂揮,大哭大鬧,輾轉到台中醫院接受舒眠治療,孩子在放鬆狀態下,進行全口清潔、覆髓和填補,也不需拔牙及抽神經,療程約2個多小時完成,媽媽及范小弟都相當滿意。
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牙科部醫師林佳詠指出,乳牙和恆牙交替的換牙發展,對孩童來說是最重要的時期,8歲范小弟高達11顆齲齒需要治療,考量范小弟活潑好動,和范媽媽討論後,為他進行舒眠治療及全口清潔、覆髓和填補,因及早介入,不需拔牙及抽神經,療程約2個多小時就完成,治療後媽媽及范小弟都感到相當滿意。
范媽媽則說,每當帶孩子看牙時,看到牙醫師就開始雙手亂揮、雙腳緊縮、遲遲不開口,總是張牙舞爪大哭又僵持不下,考慮到孩子的安全,又能配合麻醉科醫療團隊進行牙科舒眠治療,感覺更安心。
林佳詠表示,舒眠麻醉運用在配合度差、強烈害怕看牙、特殊需求病患,甚至對免疫力較差的患者,整合麻醉團隊進行牙科舒眠治療,可以讓孩子在放鬆的狀態下接受舒適又安全的口腔照護,同時麻醉醫師在術前進行完整評估、術中監測、術後恢復,不用再擔心孩子看牙。疫情期間,為了減少看牙時口沫傳染的風險。
林佳詠說,可以運用舒眠治療,感染控制做的完善的情形下,進行口腔治療更能降低病患術後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