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肛門周圍一公分腫瘤 竟是菜花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56歲女性患者在台北榮總新竹分院泌尿外科做體外震波碎石術,但是大陰唇的位置靠近肛門周圍有顆小腫瘤,被轉介至婦產科李竑叡醫師門診,檢查後發現為菜花,單顆大概1公分,經局部切除手術,清除率與電燒一樣高達九成以上。
 李竑叡醫師表示,菜花是一種大家常聽到卻容易輕忽的性傳染疾病,又稱為尖性溼疣,其病因為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常見在肛門、生殖器等處長出一個或一叢的肉芽,這些肉芽聚集時形狀有如同花椰菜般,由閩南語發音即稱為菜花,俗稱肛門生殖器疣。
 李竑叡說,菜花主要是透過性行為直接感染會陰部、肛門及生殖器周圍,性活躍的男女,在2至3年內罹患菜花的機率,可能高達6成之多。另外少部分經由「間接感染」的環境接觸造成,像是使用旅館毛巾、公共浴池、泡湯等感染菜花,不過,這類的間接性感染極其少數,遠遠不及親密行為感染的比例。
 菜花的治療方式可分為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藥物治療適於侵犯面積較小的菜花,而療程通常需要好幾週。菜花的藥物治療途徑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消退菜花斑塊,另一種是免疫調節劑,以增強病人的免疫能力,干擾HPV病毒的繁殖。手術方式有冷凍療法、電燒、雷射及手術切除四種方式,其選擇須經醫師評估病人菜花的大小、侵犯程度、病人本身的病況等等。但是基本上以手術切除或是電燒清除率最高。
 如何預防菜花?李竑叡醫師表示,除注意生活習慣、堅持單一性伴侶,若在無法確認伴侶沒有傳染疑慮時,性交時全程使用保險套,以降低菜花的感染機會。有效且長久的預防措施就是施打疫苗,少數人可能因為「間接感染」而患上菜花,所以避免使用他人的浴巾、私密處清理用具等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