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低到貼地 恐陷流動性陷阱? 央行:歐美日未出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主要國家中央銀行多已降息因應,利率幾乎貼地,不過我央行十六日特別引用國際清算銀行研究報告,點出目前歐美日實際情況,並未出現流動性陷阱,且央行仍有許多政策工具可用。
 經濟學領域當中,常常可見各式「陷阱」,一旦陷入,經濟前景就容易籠罩烏雲,央行昨日在臉書說明較常聽到的「中等所得陷阱」、「流動性陷阱」,近期因為全球央行接力降息,後者更常被提及。
 央行表示,傳統理論認為,當一國政策利率降至零利率底限,導致降無可降時,央行寬鬆性貨幣政策將落入無效的命運,難以激勵經濟,這就是經濟學大師凱因斯所謂的「流動性陷阱」。央行表示,台灣早已成功跨越「中等所得陷阱」,真正應關注的是,二0一七年時日本經濟新聞曾示警,南韓、台灣雖成功跨越「中等所得陷阱」,卻可能落入「高等所得陷阱」,須擁有成為高等所得國家的自覺,鼓勵創新,自行創造新成長模式,方能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