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均衡飲食 遠離心血管疾病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兒童飲食營養攝取不均恐引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問題,營養師建議,國健署「我的餐盤」概念,以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等口訣,掌握每天飲食類別及份量,讓兒童輕鬆達到健康、均衡飲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營養科營養師李貞慧表示,若兒童膳食纖維、鈣、鎂、維生素D、維生素E等營養素攝取不足,熱量及精緻糖類又攝取過多,長期下來除了會造成肥胖及生長發育問題外,也可能引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等健康風險。
 因此,李貞慧建議,民眾可利用國健署2018年提出的「我的餐盤」,以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6大口訣的方式,將類別及份量的概念帶入,讓兒童輕鬆達到健康均衡飲食。
 我的餐盤飲食指南建議每天早晚應各飲用一杯240cc乳品;若有乳糖不耐症者,可少量多次攝取,並改以無糖優酪乳、乾酪、起司等乳製品取代乳品,以促進鈣質吸收幫助骨質強健。
 另外,每餐攝取一份拳頭大當季盛產的新鮮各色水果,能夠攝取到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以外,不同顏色的水果更可提供不同的植化素,以提升身體免疫力、抗發炎及骨骼神經健全;並應避免攝取含糖果汁。
 每餐攝取新鮮蔬菜的體積應比水果多,且可多選擇當季的蔬菜,且每天應有一種深色蔬菜,以增加膳食纖維、礦物質等營養素攝取,促進排便及調節血糖血脂。
 每餐全榖根莖類攝取份量與蔬菜類相同,一天至少一餐選擇未精緻的全榖根莖類,如地瓜、玉米、紅豆、糙米、藜麥、麥片等,當餐不可因飯多或飯少,而減少蔬菜類攝取份量,應為每餐蔬菜優先攝取足量。
 另外,豆魚蛋肉類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選擇順序應為豆類豆製品、魚肉海鮮品、蛋類蛋製品、家禽家畜類,並避免攝取加工肉品等高脂肉類,每餐攝取份量比照手掌心大小厚度一塊。
 每餐堅果種子類則應攝取一茶匙,約一個大姆指指節大小,應多選擇原味無添加的堅果種子,如腰果、核桃、杏仁、開心果等,每天應攝取3次,一天應攝取約一湯匙或一整個大姆指的量,就能預防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