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1名40歲男子,10多來年患有乾癬羞於見人,嚴重影響社會人際互動,導致事業跌至谷底。前往大里仁愛醫院風濕免疫科接受治療,雖然症狀明顯改善,但總是還差了那麼一點點;後來接受「藥物代謝基因檢測」服務,發現影響病情關鍵竟然是「身體對藥物代謝太快」,經過醫師依此調整藥量後才恢復健康。仁愛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霍安平表示,檢測結果的目的是得知病人基因對藥物代謝的速度,對病人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用藥更精準」。
仁愛醫院表示,這名男子原本事業有成,但是10多年前罹患乾癬與關節炎,吃藥後腎功能也不好,同時手腳、背部布滿大面積乾癬,變得不敢外出和別人互動,人際關係降到冰點,生活與事業大受影響。
該患者原先是服用標準劑量藥物,症狀未能百分百改善;卻因擔心肝指數因藥物副作用升高,而不敢貿然增加藥物治療劑量。後來接受醫院引進國外已趨成熟的「藥物代謝基因檢測」,發現身體對治療藥物代謝較快,顯示藥物濃度不夠高,醫師即依照報告結果加強用藥,目前藥物劑量調整較為穩定,病情獲得有效控制,手腳和背部不再出現讓人尷尬的乾癬,一掃長年來身心上的陰霾。
霍安平表示,人體對藥物代謝速度快慢會影響藥物血中濃度與作用時間,進而影響治療效果。如果每個人在相同體重情況下吃了同量藥物,有人因代謝快可能18或24小時就沒效果,有人因代謝慢撐到36小時,這將影響體內藥物殘留濃度和持續作用效果,甚至因濃度不同而發生副作用。
醫院表示,該項檢測經由醫師門診開單後到檢驗科採集口腔黏膜,直接外送至國外認證專業檢測單位,約2週工作天即有結果。這份報告目前針對市面上510種藥物的代謝基因進行分析,讓病人了解依標準劑量的用藥是否適合自己,醫師則可據此增減藥量。適合檢測對象包括正在用藥而治療效果不佳的病人、關心自己健康的病人,以及有糖尿病與高血壓等慢性病家族病史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