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祥表示,父親從50多年前就養鹿,自己從小耳濡目染,跟著父母學習,因為父親年紀大,體力不堪負荷,3年前從教育局退休後,就接下養鹿工作,並登記永祥牧場,飼養30多隻水鹿,雖然數量不多,但以現有的環境而言就快忙不過來,光是栽種牧草、割牧草以及餵食苜蓿草塊、酒糟、豆餅與清洗鹿舍等,每天工作時間長,還好姊姊林麗雅加入協助,才能喘口氣休息。
林永祥說,鹿茸是鹿角未骨化前的軟骨組織,外覆茸毛,內含血管,生長期約70天到80天,過期就會硬化成鹿角,沒有經濟效益。鋸鹿茸者要取得證書,包括自己、弟弟林永修及姊夫周慶堂都有證書,所以可在自家鹿場採收鹿茸。
採收過程包含動物保定、消毒、割茸、止血、鹿茸切片抑或即速冷凍。要先將水鹿趕到機器房,將鹿腳與頭部固定,再鋸鹿茸。林永祥指出,食用鹿茸可增加免疫力,深受消費者喜愛,一般消費者買鹿茸都直接到鹿場看貨,指定要那隻鹿茸,現採現賣,鋸下的鹿茸依個人需求調配中藥材,將新鮮鹿茸切片泡酒,約3個月後即可飲用;如鋸下的鹿茸沒買家,用米酒消毒後即速冷凍保持新鮮度。
退休後轉換跑道,林永祥說,飼養近30頭水鹿,長出的鹿茸最多有120兩,最少也有五十兩,儘管生活辛苦但充實,養鹿生活踏實也很有成就感。
(記者盧萍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