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飲食 茹素婦人控制腎病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55歲楊媽媽因一場車禍到急診就醫,意外發現自己罹患腎臟病,且已進展到第4期,楊媽媽到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求診,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評估病患本身有茹素習慣,配合服藥、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將腎臟病控制得宜。
 郭克林表示,慢性腎臟病可分為5期,前2期患者的腎功能尚有正常人腎臟的60%,但已開始出現蛋白尿、血尿等症狀,第3、4期分別邁入中度、重度腎衰竭,會有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的情形;第5期則是末期腎臟病變,身體已無法排除體內代謝廢物與水分,而3高、肥胖、代謝症候群是腎臟病的危險因子,在第4期前,大多患者能透過飲食與生活方式的改變,有效降低疾病的進展。
 郭克林以其於《營養學》期刊中的〈素食與慢性腎臟病〉研究說明,醫療團隊分析2005-2016年至台北慈濟醫院接受自費健康檢查的40歲以上民眾,將5萬多筆資料依其飲食習慣分類,統計、分析檢驗相關數據,結果發現純素食者、奶蛋素食者罹患腎臟病的風險較雜食者降低了14%-18%。
 郭克林表示,素食者因攝取纖維多、脂肪少,腸道較健康,而植物性蛋白質在人體代謝時,產生毒素較少,能減輕腎臟負擔。所以茹素的人不僅能降低罹病風險,已罹病的茹素者也能減緩疾病進程。
 以楊媽媽為例,本就茹素的她,在營養師的衛教下調整蛋白質、油脂的攝取量,依衛教師指導、配合運動,將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加上定期回診追蹤,配合服藥,三年來病況穩定。
 台北慈濟醫院表示,腎臟內科成立「腎臟病照護核心團隊」,並結合一般外科、泌尿科、心臟內外科、營養科、藥學部、社會服務室等單位提供跨團隊治療;從早期的預防篩檢開始,治療、照護、到醫病共享決策、替代療法選擇、預立醫療計畫、腎臟緩和醫療皆為腎友作完善的規劃與溝通,屢獲國內外病友的肯定。2020年更榮獲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腎臟病照護服務」品質認證殊榮。

即時

美對台軍售測評通過 1700枚拖式2B飛彈年底交貨...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台灣對美軍購一...

不想當兵? 銘傳艦上兵跳海求援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海軍銘傳艦一名...

男欠債遭擄 板橋警火速救回逮5嫌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板橋警分局十四日凌晨0...

詐團搭科技熱假投資廣告騙3人2600萬 林口逮六嫌...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林口警分局近期破...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