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般民主國家經驗來看,無論是初次當選或連任的總統,就任初期皆享有民意蜜月期,尤其民進黨繼續完全執政,蔡英文推動政務有更大的揮灑空間。國人對執政的民進黨團隊高度期待,但近日發生總統府遭駭的洩密事件,卻暴露出綠營傲慢自大的一面。雖然府方一再重申是遭駭客變造的假文件,更把矛頭指向中共,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這是內部人士所為,更不可能是對岸,因為以情報戰來看,這是一條難得的滲透管道,為何要大聲喧嘩而放棄如此權威的情報來源呢?
此外,由蔡總統的國安、外交及兩岸人事安排來看,可以「重外交、輕兩岸」來形容其未來四年的執政方向。她派任顧立雄接任國安會秘書長,是相當冒險的決定,畢竟他不具備國安方面專長,若短期內無法融入決策體系,恐將影響蔡政府的重要國安政策。前民進黨立委蕭美琴應該會順利成為我國第一位女性駐美代表,繼續走「親美遠陸」路線;蔡總統的就職演說雖應不致出現挑釁中共的言詞,但也絕不可能走親善路線。簡言之,此次人事安排全然看不到新人新氣象,反而充斥著民進黨派系利益均霑的影子。
基本上,面對美陸衝突節節升高、兩岸敵意難以消弭的緊張態勢,蔡英文的未來四年不會輕鬆,尤其全球經濟已因防疫封鎖嚴重受創,台灣經濟前景難以樂觀,難保不受外在因素持續干擾,蔡政府必須未雨綢繆、超前部署,以免遭受不必要之風險。
姑不論政治偏好,蔡政府不得不承認,兩岸關係仍是台灣對外關係的關鍵,由此次我國仍未能受邀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大會(WHA)可看出。雖有許多國家聲援,台灣卻仍不得其門而入,暫緩討論我國參與案算是目前最好結果。只是,當整起事件被視為美陸國際博弈遊戲時,台灣其實不會得到任何好處。當務之急,蔡政府還是應想方設法改善兩岸互動,特別是尋求能化解彼此敵意的途徑,畢竟就算中共難敵美國,卻仍有餘力打壓台灣,再多的道德聲援仍無法扭轉兩岸的國際聲勢落差。
除了兩岸及外交,蔡英文總統不能忽略禍起蕭牆的警示。由於她四年後不能連任,民進黨內的派系爭奪戰才要開打,由政府新人事的重組即可看出,縱使獲得高票數連任,仍難跳脫派系平衡的制約,更必須提防自己人出包的窘境,這次總統府機密資料外洩就是警訊。因此,倘若陳菊真的被提名為下任監察院長,恐因其身分而將無法繼續為蔡英文分憂解勞,是否會成為蔡英文由盛而衰的轉捩點,答案即將揭曉。
蔡英文是中華民國首位女性國家元首,在經歷二0一八年大敗、聲望跌到谷底的慘痛,還能先擊退並收服黨內挑戰者賴清德,再利用其熟悉的「反中」激情成功翻身,確實有過人之處。然而,照顧黨內派系是一回事,國人的福祉才應是她最優先的考量!
政壇流行一句話:民意如流水。蔡總統應真切回應國人的要求,不讓黨派私利成為國家發展的絆腳石,否則地方敗選的教訓殷鑑不遠,也將決定她未來四年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