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6歲男童因為心悸數度住進加護病房,雖然規律使用口服藥物快1年,但有時候還是會有心悸的情況發生,經醫院評估家長決定施予「零輻射3D導管導航系統心導管心房中隔穿刺術」及「導管消融術」治療。並因手術成功,男童終於可以盡情奔跑,不必再受心悸之苦。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醫師莊傑貿指出,男童罹患的是「心房頻脈」,屬於心室上心搏過速的1種,每1000~3000人中約有1人有此病症,心房頻脈分為陣發性與持續性,陣發性心房頻脈表現為心悸、頭暈,而持續性心房頻脈較為嚴重,有心臟衰竭、致死等風險。
傳統X光導航的心導管手術雖然也可以用來治療此症,但X光機每次發射總量約為5000~6000次胸部X光檢查的放射劑量,病童因此會接受大量輻射線照射,使得副作用較多。使用「3D導管導航系統」來進行治療時,病童不會受到任何輻射線照射,減少罹患癌症的機率。
莊傑貿3年前開始使用「3D導管導航系統」取代傳統X光透視,已成功完成超過50例極低輻射,以及超過40例完全零輻射心律不整手術,有效減少病患因輻射線暴露而罹患癌症的機率;尤其針對孕婦、癌症患者、年輕女性及小於18歲的病童格外有幫助。
莊傑貿目前治療過最小的案例為4歲,在無輻射導管電燒後,已經完全根治其心律不整,病童不用再服藥。莊傑貿醫師亦已完成「無輻射心房顫動電燒」及「無輻射心房中隔穿刺」的台灣醫療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