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大公衛學院26日指出,透過確診數、死亡數及康復人數來計算「解封指數」,推估有宣布封城的國家或城市,只要相關指數低於1就適合解封,台灣目前解封指數僅0.07,台灣未來可視各國的解封指數,採取相對應的防疫措施。
台大公衛學院26日舉行抗武漢肺炎說明會,邀請學者分析最新疫情發展,連江縣長劉增應也透過視訊分享馬祖防疫成果。
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全世界各國都用很多手段圍堵疫情,但也造成很大的經濟衝擊,尤其是仰賴外貿、旅遊的國家,因此現在各國都在想出路,預估六月中旬可能會出現邊境管制、社交距離等具體或詳細的指引。
他也提到,國際邊境大部分還沒解封,傳播多在內部,因此診斷測試很重要,最常用的工具就是核酸檢測,搭配個案足跡,能快速針對接觸者疫調;藉由血清學調查,可知社會中有多少人感染,群體免疫至少要5、6成,才能將社交距離等限制做較多放鬆,血清抗體檢測是解封必須做的。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指出,目前全球累計近560萬確診者,但康復人數已突破40%,中南美洲疫情目前尚未控制住,俄羅斯、印度疫情也持續,都還不適合解封;義大利、法國等國因疫情受控制,已陸續解封,但仍出現小波群聚流行。
陳秀熙指出,以確診人數、康復人數、致死率等數據來估算解封指數,當解封指數小於1時,應該就可以解封。目前美國紐約州、巴西、俄羅斯、印度、秘魯等國的解封指數都偏高。
然而,義大利、澳洲、南韓、台灣的解封指數都小於1,其中台灣目前解封指數僅0.07,建議政府未來可視各國的解封指數,實施不同程度的邊境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