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大雨 運河布滿死魚

 台南運河廿九日漂浮數以萬計的翻白肚死魚,以土黃仔居多。(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天氣變化,台南運河廿九日又出現死魚,運河上布滿死魚,以土黃仔(環球海鰶)居多。環保局抽水檢測水質並派員打撈死魚,水中溶氧僅每公升0點五毫克,溶氧偏低,推測可能因連日大雨,生活汙水及道路沖刷街塵等汙染物流入運河所致。
 受到梅雨鋒面影響,台南地區經常出現間歇性大雨,台南運河廿六日就出現不少死魚,從望月橋至運河盲段都有,環保局共清除約六百公斤死魚,以吳郭魚為主。事隔不到三天,台南運河新臨安橋至望月橋段,漂浮數以萬計的翻白肚死魚,以土黃仔居多。
 環保局抽水檢測水質,民生截流站水中溶氧每公升0點五毫克、PH質七點三,中正截流站水中溶氧每公升0點八毫克、PH質七點七,溶氧偏低。正常溶氧為每公升三至五毫克,溶氧低於每公升二毫克,魚就容易死亡。
 環保局指出,死亡的土黃仔,魚鰓有明顯砂狀物附著,推測可能因連日大雨,生活汙水及道路沖刷街塵等汙染物直接流入,使運河水質混濁,造成魚鰓堵塞而窒息死亡,若天候持續不佳,魚群缺氧死亡仍可能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