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研究 登國際期刊 氣膠傳播 可能是武肺傳染主途徑

氣膠傳播可能為武漢肺炎無症狀患者傳染途徑,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跨國合作專文登上國際權威期刊。(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氣膠中心主任Kimberly A. Prather合作,聯合傳染病學專家Robert T. Schooley於國際權威期刊Science共同發表專文,指出導致武漢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能夠以極細微的氣膠懸浮微粒或液滴形式於空氣中傳播;特別是無症狀患者在不知染病,且未配戴任何防護口罩或防護措施下,可能使得氣膠傳播成為主要感染途徑。
 王家蓁強調,過去世人認為,僅有當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所產生的飛沫有導致傳染的風險。其實人們平時講話、唱歌、咳嗽,甚至僅是單純地呼吸,就會釋放出許多大小在1微米以下的氣膠微小液滴。
 當武漢肺炎患者的呼吸道或肺部含有SARS-CoV-2時,這些病毒即可隨著呼氣氣膠釋放到環境中;這些含有病毒的氣膠,如果在保有感染力的情況下被他人經由呼吸攝入呼吸道或肺部,即可能使病毒在新的宿主體內複製,並導致感染發病。
 3名氣膠和傳染病學專家在此次發表於Science的專文中指出,新近的研究已經發現含有SARS-CoV-2的氣膠可在空氣中存活至少16小時,一旦被吸入人體內後,也可能進入到人體肺部更深處導致感染。
 王家蓁表示,自武漢肺炎爆發以來,已有足夠多的證據,包括實驗、實地量測及採樣分析、流行病學統計、氣動力學模擬等研究結果,皆一致指出導致武漢肺炎的SARS-CoV-2病毒確實可以透過氣膠形式在空氣中傳播。
 專文也提到,病毒氣膠的傳播,在不知染病的無症狀感染者,以及週遭他人皆未配戴任何防護口罩或防護措施下,將導致最高傳染風險;特別是當其處於一區域性密閉或半密閉、且通風不佳的空間中,並有高濃度的懸浮病毒氣膠時。
 反之,在感染者與健康未感染者皆配戴口罩防護的情況下,則可將感染風險降到最低。另外文中亦提及在空氣污染較嚴重的地區,病毒亦可能「搭便車」附著於原已懸浮於空氣中的人為汙染氣膠傳播,加速其散布。
 王家蓁說,台灣由於疫情管控得宜,且全民配合配戴口罩,疫情得以趨緩,基本上在國內病毒透過氣膠方式傳播的可能性相當低,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歐美國家的口罩來源短缺,甚至對戴口罩有抗拒心理,無形中大大提高了此病毒以氣膠傳播感染的風險。
 王家蓁希望藉由專文,喚起全球各國及人民正視並防範病毒可能以氣膠方式傳播導致感染的致病途徑,並重新審視部分不合時宜的疾病管制措施,使疫情能夠得到更有效的控制以避免更多生命的損失。

即時

頑固型憂鬱症會遺傳 一等親風險增9倍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精神醫...

喪夫後失活力 憂鬱嬤被當失智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75歲阿嬤半年...

吹哨者獎金奏功!台中御帝和牛燒肉16項食材逾期 勒...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食安處接獲檢舉,...

毒品藏皮夾內想通關 土城警鷹眼揪出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警察局土城分局...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