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高雄的林建叡,九年前來到南藝大建築研究所唸書,當時與七位同學跟著老師,也就是前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參與大崎社區營造,歷經水保局的農村再生,另有市府都發局「台南築角」計畫等,號召在地民眾一起打造大崎藝術空間、整建步道、進行老宅改造,還把中山堂活動中心變身成為大崎村落創藝基地。
研究所畢業後,三十二歲的林建叡選擇留在大崎發展,引起家人反對,因為在常住人口不到二百人的村落,要怎樣做生意?且根本賺不到錢,還不如找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至少可以維持三餐。只是林建叡卻不這樣想,他希望以藝術耕耘者也是藝術農民在大崎深耕,這樣的想法也贏得羅婉慈認同,夫妻倆攜手一起打拚。
兩人將閒置多時的碾米廠改造成「藝農號」,裡頭設置農產、工藝文創展售區,還可以製作水果冰品、飲品料理區,也能做為講座、展演區使用。透過老宅的活化經營,讓更多人認識大崎,帶動地方創生。
為了改造藝農號,夫妻倆投入近五十萬元,林建叡說,心中的目標就是朝打造珊瑚潭藝農聚落邁進,希望培養在地孩童農村文化、藝術手作知能,以「村是遊戲小島」的空間改造概念,加上大專生駐村行動培力,讓大崎村落創藝基地茁壯。
(記者盧萍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