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南體育園區的兩個日本時期的老火車頭,經過重新拉皮美容,再現世人眼前!不過為維護古物(它們有文資身分喲!)內部零件安全,日後除預約參觀導覽,駕駛室不開放登車參觀喔。
兩個老火車頭是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自日本引進C551、D512蒸汽機關車,一九三五年時,舉行「始政四十年紀念台灣博覽會」時,為運送旅客,從三菱重工引進C551;D512則是台灣鐵路史上最大型的貨運火車,是一九三九年引入,體積重量及牽引力,都是各型蒸汽火車之首,最高時速可達八十五公里,可是當時運能最佳的貨運火車頭。
一九八二年退役後,民國七十二年進駐台南體育園區,曾歷經風霜,表面鏽蝕,因保存不易,市府曾一度想捐出,幸好經地方人士搶救,最後被列為一般古物,成為文化資產。

此次修復,以「重現1982」為題,幫老火車頭除塵、除鏽防鏽、車體整修、零件組裝、噴漆防鏽等,讓機關車回到一九八二年停駛前樣貌。老火車頭再現風華展新貌,美麗風采迷倒鐵道迷。
而修復過程中,也發掘老火車頭的許多小秘辛,譬如C551在戰後台鐵編號系統上,改為CT251,但修復時車身車號卻是CT259,經專家考證動輪上的原始銘刻編號及號碼牌鎖孔痕跡後,原來它真實身分竟然是CT251,此次修復後,特地為它正名,重新掛上正確的CT251車號牌!
修復過程中,發現兩輛蒸汽機關車的汽笛都不見了,修復單位特地去桃園取經,透過3D列印技術「產出」相同汽笛;開幕式時,則放上乾冰和汽笛有類似月台,詳述這些火車頭的前世今生,不過可惜的事,因機關車零件珍貴,為維護古物安全,除預約導覽,所有人無緣進入火車頭,當一名帥氣的駕駛了。 (記者林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