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童誤吞釘書針卡腸道 切除闌尾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外科主任謝明諭9日表示,1名1歲4個月大男童誤吞釘書針,家長直到孩子出現嘔吐、食欲不佳,誤以為腸胃炎就診,意外發現有1根釘書針卡在腸道內,由於位置有移動且沒有出現腸道破裂的症狀,經觀察28天沒有排出,為避免腸道穿孔,經手術取出。
謝明諭提醒家長,兒童吞入異物的案例不少見,以硬幣、玩具為主,約9成能順利排出,約1成要以內視鏡夾出,吞入尖銳物等導致穿孔機率小於1%需手術。由於絕大多數吞入異物沒有症狀,另有1名男童誤吞50元硬幣怕被罵不敢講,家長發現男童直流口水、食欲不佳就醫,才發現硬幣卡食道,用內視鏡夾出。
謝明諭說,這名1歲4個月大男童就診照X光才發現腸道裡面有打開的釘書針,從位置判定已通過幽門,不在胃部,若位置都有移動而沒有出現腸道破裂的症狀,大多會自行排出不需要特別處理。
 謝明諭指出,經觀察28天沒有排出,家長每週帶孩子到醫院追蹤,從X光片可看到釘書針位置一直改變,但已達觀察時間上限,為避免腸道穿孔,安排傳統剖腹探查手術,發現釘書針牢牢釘在闌尾腸壁上,手術切除闌尾,男童術後良好隔天就出院。
 謝明諭表示,絕大多數病童沒有症狀的,有的病童因異物卡在食道會出現吞嚥困難、流口水、胸部疼痛,卡在胃部如果夠大造成阻塞,則會嘔吐、食慾不振。卡在腸道造成破裂,會出現劇烈腹痛,一般可利用X光追蹤。
 謝明諭說,多數的異物會在1週內自行排出,最多4週;若出現食道阻塞,無法吞嚥口水、壓迫呼吸道,呼吸困難,會吸水的物質像是水晶寶寶,2顆以上的磁鐵、電池、劇烈腹痛,疑似腸道破裂,或超過4週沒排出,建議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