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5日電
近日爆發武漢肺炎疫情的北京市新發地批發市場,是一座歷經30多年發展而形成的超大型農畜水產市集,供應北京近9成食品。不僅如此,這座市場更向外省拓展業務,形成龐大的產銷網路。
也因此,北京市這波疫情發生後,除在北京本地迅速蔓延外,連河北、遼寧、四川等省也發現了起源於新發地市場的相關疫情。這座批發市場對北京乃至於中國農畜水產供銷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基於這樣的影響力,新發地批發市場既被形容為整個北京的「菜籃子」,也號稱是整個中國農貿市場的「地標」。
數年前,新發地批發市場也曾與台灣農漁產品運銷機構及業者交流。有台灣業者私下形容,「誰掌握了新發地,誰就掌握了大半個中國的果菜市場」。
新發地所在的豐台區位在北京西南郊,自古就是北京蔬菜產區,明清兩代更是皇室食用蔬菜的重要產地之一。至於「新發地」,原是豐台的一個村落,不少村民以種菜維生。中共改革開放後,逐漸形成菜農聚集擺攤叫賣露天市集,展現批發市場的雛型。
1985年,北京市政府開放肉、蛋、水產、蔬菜等農產品價格自由訂價,並開放各省蔬菜進入北京販賣,使新發地迅速成為北京的農畜水產集散地。於是,官方在1988年劃定當地15畝(1公頃)土地,正式成立「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