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出現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確診病例,1名歸仁的中年男子出現反覆高燒、頭痛、倦怠等症狀,因意識改變,緊急送醫救治,轉入加護病房插管治療中。感染日本腦炎容易遺留嚴重的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目前無治療藥物,疫苗接種是最有效的預防。
衛生局指出,這名日本腦炎確診病例,是家住歸仁區的40多歲男子,9日出現反覆高燒、頭痛等症狀,13日因意識改變至成大醫院急診,疾管署綜合研判是日本腦炎。經調查,這名男子平時活動地點以住家及工作地為主,住家附近1公里內有豬舍及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研判感染地可能是居住地附近;衛生局已派員前往懸掛捕蚊燈防治措施,並加強附近民眾衛教宣導。
根據疾管署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台灣日本腦炎病例主要發生於每年5~10月期間,6月是流行高峰期。國內傳播日本腦炎病媒蚊主要是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病媒蚊主要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是黃昏與黎明時段,豬則是病毒的主要增幅宿主。
感染日本腦炎可能會出現急性神經症狀,包括發燒、頭痛、意識障礙、嘔吐、頸部僵硬、抽筋、肌張力異常、腦膜刺激症狀及精神症狀(譫妄、意識不清)等,嚴重者可能導致死亡,致死率二至三成。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出現今年2例本土日本腦炎確診病例,分為居住萬丹鄉及南州鄉之男性,目前皆住院治療中,同住者無疑似症狀。
衛生局表示,兩例年齡介於30多~50多歲,發病日分別為5月30日、6月6日,因發燒、頭痛及頸部僵硬、倦怠、嘔吐等症狀至醫院就醫採檢通報,經疾病管制署實驗室檢驗於19日確認感染日本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