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6項評估 掌握長者健康狀況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衛福部國健署20日指出,據調查,年齡越高者衰弱比率越高,跌倒、骨折或住院風險也會增加。因此,推動WHO新版的「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針對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等6大項目,對長者進行評量以便及早掌握身體狀況。
 根據國健署108年「長者衰弱評估」篩檢結果資料顯示,在20萬名65歲以上社區長者之中,65~74歲長者有8.2%出現衰弱前期,1.3%為衰弱狀態;75~84歲長者中有15%出現衰弱前期,3%為衰弱狀態;85歲以上長者有26.9%出現衰弱前期,6.9%為衰弱狀態。
 結果顯示年齡越高衰弱比率越高,有衰弱狀態的長者更容因為視力、聽力、肌力、平衡感變差,或服用鎮定藥物、多種藥物,而增加跌倒的機會,以致骨折、失能、住院。
 國健署表示,為達健康老化目標,世界衛生組織於108年公布新版的高齡整合照護指南,提出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有助早期發現長者功能衰退,以延緩衰弱與失能,維持及改善老年人身體功能與心理健康。
 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包含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憂鬱等6大項目。國健署指出,認知功能包含記憶力與定向力(如:今天是幾號?);行動能力則像是能否在14秒內,雙手抱胸連續起立坐下5次。
 營養狀況如過去3個月體重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憂鬱情形如過去2週覺得心情低落沮喪、沒有希望等。民眾在家中可以透過這6項功能評估,了解長者是否有健康警訊。
 國健署說,若評估後發現結果有任1項異常,可就近尋求社區診所或醫院的家庭醫學科、老年醫學科做進一步諮詢;此外,衛生局所也可提供民眾有關健康促進的社區資源,向是長者運動相關課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營養推廣中心、失智友善社區等,讓長者獲得完整照顧,並預防及延緩長者失能,擁有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