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保財務問題逐漸增加,衛福部長陳時中二十日提出擴大健保規模構想,但方案仍在討論。衛福部指出,除漲保費一途,也可能比照C肝新藥模式,由政府公務預算挹注健保政策,替健保開源。
陳時中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表示,調漲健保費雖然困難但卻是有必要的,強調準備調漲保費,同時調整保費計算機制並針對長期旅外民眾具體收入收取健保費。
台大醫院二十日舉辦一百二十五週年院慶研討會,參與會議的陳時中會前對於健保費率調整問題表示,增加健保規模是肯定的,不然整體費用會不足,但該如何調整才能符合社會期待,目前各種方案都還在洽談當中。
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指出,健保向來是收支平衡,費率調整和健保安全準備金有關,依健保法規規定,如果安全準備金超過三個月就必須調降,但安全準備金如果低於一點五個月就必須調漲。
然而,截至今年五月底為止,保險結餘為一千五百三十一億元,安全準備金僅二點七五個月,若推估至明年底,安全準備金將會不足一點五個月,所以才有規劃是否在年底調整健保費率。
他指出,由於健保總額逐年增加,導致收支平衡愈來愈困難,財務缺口也擴大,衛福部每年都會滾動討論費率問題,像是每年中旬時都會討論來年要推動的醫療服務方案,並匡列健保總額,九月經健保會由政府、專家、病患家屬代表等參與的健保會討論後,十一月就是以該方案檢視來年健保費是否足夠。
因此,部內研議可能比照C肝口服新藥計畫,採取跨部門合作,以公務預算支應,不會完全由健保買單,但相關預算目前還無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