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醫園藝治療 改善精障身心靈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蒔花弄草,有助穩定情緒!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張俊鴻指出,透過栽種及各式園藝體驗活動,從照顧植物過程去感受生命歷程、觀察其成長與變化,並從付出中獲得被需要的肯定感、亦能透過氣味跟顏色來改善慢性精神疾病患者身心靈狀態,這種園藝療法近年逐漸受到重視。
 張俊鴻指出,慢性精神疾病的復健是一段漫長辛苦的過程,病患即使接受最好的藥物治療亦常仍然無法恢復正常功能,也因此突顯慢性精神疾病之整合性治療的重要性。為促進慢性精神病患照顧品質,安南醫院精神科特別和國立苗栗農工園藝科廖麗雅老師合作引進「園藝療法」,在醫院頂樓慢性病患活動區域開闢菜園,先從簡單好種植快速成長的小白菜開始種植,讓病患從園藝活動中放鬆心情並增加自信心,也幫患者創造合宜社交機會,提升正向情緒。
 他說,現代精神醫療趨勢已邁向加入非藥物之整合性治療,除強調病患身心靈發展外更重視住院期間的復健活動治療,尤其針對病情穩定、具有基本自我照顧能力且有復健潛能者,來安排復建計畫,包括提供病患多元化工作訓練及活動,也透過推動園藝治療來協助病患邁向康復之路並回歸社區。
 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表示,愈,愈多的實證研究支持「整合醫療及營養醫學」對慢性精神疾病的助益,但台灣受限於對慢性病患的健保定額給付,大多集中在傳統住院的復健和藥物治療,因此常無法提供令病患滿意的治療成果,為改善療效,當前世界趨勢已朝整合性治療的方向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