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夏季炎熱,適逢連假的出遊潮,國健署24日提醒,若家中有幼童的家長,即便開車臨停片刻,也切勿獨留幼童於後座。在高溫密閉的空間,可能造成幼童出現脫水、暈厥、中暑等熱傷害症狀,嚴重甚至會有致死風險。
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夏日悶熱的天氣易使汽車內溫度快速升溫,經過30°C以上的高溫曝曬,緊閉車窗的車內溫度半小時內即可達到60°C的高溫。由於幼童體溫調節能力較差,臨停或停車時,務必謹記幾點避免幼童熱傷害。
王英偉說明,家長應養成每次下車後開啟後車門,再次檢視後座,確認幼童已不在車上;而在車子停妥後,養成隨時上鎖的習慣,並將鑰匙放至幼童無法取得之處,且應告誡幼童不可在車內玩耍、躲貓貓。
國健署指出,孩童年齡越小發生熱傷害的機率越高,寶寶中樞神經系統和體溫調節系統的下視丘尚未發育完全,且因為身形較小、新陳代謝快速、體表水分的蒸散速度會讓出汗量較大,又加上3歲以下的寶寶對於「溫度」的認知以及本能反應表達都還沒有完全,面對環境溫度的改變沒有自主能力,因此家長務必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