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近3年統計 逾5萬學童氣喘 7千需心臟照護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慢性病童在學習上可能面臨多項挑戰,國健署指出,近3年統計發現,有多達5萬多名孩童面臨氣喘問題,7千多位孩童需心臟病管理照護。慢性病學童因身體狀態常需要請假或至保健中心休息,恐導致在校園有心理適應不良等問題。
 根據國健署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7-15歲學童曾被醫師診斷有氣喘比例為8.7%、心臟病為1.2%,相當於有5萬多位孩童面臨氣喘問題,7000多位孩童需心臟病管理照護。
 此外,調查顯示,有近3成7-15歲學童體位過重或肥胖、1成有空腹血糖異常情形,且近乎每1000位即有2位孩子被醫生診斷為糖尿病。
學校是除了家庭以外塑形兒童與青少年健康生活習慣與行為的重要場域,不過慢性病學童常因生理問題或身體狀態受到限制,可能需要請假或至保健中心休息,可能造成行為和心理適應不良,影響在校學習與同儕關係。
 為了讓孩子們能於校園中健康平安學習,國健署與教育部國民學前教育署合作,營造慢性病防治與個案管理支持校園,透過孩童健康管理與監測,可有效掌握孩童身體狀況,進而減少因病請假而影響學習。
 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推動此項工作,是讓慢病孩童自幼養成正確疾病照護與生活習慣,透過有效管理模式、並應用「校園主要慢性病防治及個案管理手冊」,以及完整的慢性病照護與監測流程,輔以專業團隊協助校園,從學校行政體系、環境、人員識能及社區資源整合,以達到校園慢性疾病防治與照護。
 王英偉說,去年度全台已有17所不同類型國中小學校,導入此照護模式,成功幫助645位慢病孩童,在學校做好慢性病管理,進而有效減少孩子們每月在學校急性發病次數,及減少每學期請病假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