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研發快篩 1分鐘判讀武肺

成大材料系教授廖峻德(右起)率研究生徐泓鉦、博後研究員李含、研究生劉芷雲研發病毒快篩技術。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材料系教授廖峻德率團隊,以奈米陷阱概念設計出捕捉病毒技術,同時搭配其所開發的「熱區聚集試片」,最快1分鐘就能判斷出目標病毒。該技術已獲選科技部防疫科技發展計畫,將投入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片的開發。
 科技部工程司於4月公開徵選防疫科技發展計畫,全國大專校院、研究機構等,針對檢疫、預防、治療、設施等防疫面向,共提出約5百件計畫申請案,僅7件獲選,其中之一就是成大廖峻德教授團隊提出的「利用增顯病毒包膜的拉曼特徵峰強度進行快篩」計畫案。
 廖峻德教授主持的生物醫學應用實驗室,早在2009年至2012年即投入製作奈米陷阱捕捉病毒的相關研究,設計出有多個奈米漏斗型孔洞的試片,病毒掉入只能進不能出,即使只有一顆病毒也抓得到,開發的試片已在H1N1、SARS、流感等七種病毒的研究上獲得驗證並取得專利。另外,團隊也考量到,萬一病毒未如預期掉入試片上的孔洞等問題,所以去年廖峻德教授又率學生開發出全新的「熱區聚集試片」,透過雷射光照射來放大目標病毒。
 目前檢測病毒多採核酸檢測方式,藉由核酸定序及分子偵測技術,讀出病毒的核醣核酸,整個程序最快約需4小時。廖峻德表示,他帶領博後研究員李含、研究生徐泓鉦、劉芷雲、菲律賓博士生Jaya Sitjar,預定在半年內建立起新冠病毒的拉曼光譜圖譜資料庫,奈米陷阱試片搭配熱區聚集試片,同步檢測病毒外包膜並與圖譜資料庫做比對,最快一分鐘內就快篩出新冠病毒。
 為了爭取快篩的最大效益,廖峻德教授團隊還計畫在半年內要設計出可緊急建置的快篩設備及可四處支援檢疫的防疫原型車,把關會更有效率。

即時

巡查農地遲未返家 田寮婦人疑遭暴漲溪水沖走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高雄一名67歲...

扮鐵路工偷電纜 再犯被逮正著

本報綜合報導 台鐵花蓮臨港線為貨運支...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