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的進步、飲食西化,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膀胱癌的比例增加,多數手術患者無法避免「造口手術」,很多患者與家屬在聽到因為病情或治療上有需要進行造口手術時,會因為陌生而恐懼、擔心不會照護、不願外觀改變或無法接受排泄物從腹部排出等情況而排斥進行造口手術,加上術後需處理便袋及造口護理患者遇到困難,童綜合醫院有鑑於此,派護理師黃慧婷參加「國際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師」證照訓練課程,獲取國際專業照護知識與技能,提供造口患者與家屬連續性與完善的照護。
黃慧婷透過推薦、遴選,接受320小時以上學理課程及實務技能後,去年經由考試通過取得世界造口治療師協會及台灣傷造口及失禁護理學會雙認證的「國際傷造口及失禁護理師」認證證書;也是海線地區目前有取得認證的傷造口及失禁護理師,專職於童綜合醫院造口治療室,服務造口病人自住院開始一直到出院後在門診的後續追蹤,防止或減少造口併發症的發生,盡力促使造口患者維持最好的生活品質。
童綜合醫院於107年正式成立造口治療室並由專業「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師」提供服務,目前衛教服務量達2000人次,黃慧婷造口師表示,目前也進行術前造口定位,指醫師開人工肛門前,由造口護理師事先評估病人的站坐臥姿、生活習慣等,以不影響生活為原則,在適合的開刀位置畫上記號,讓醫師可參考;否則當造口位置不佳,會影響生活不便及耗材開銷。
黃慧婷說,再來患者裝置造口袋時常覺得自己髒或臭,不敢隨意步出家門,無論造口手術是臨時或永久,為了讓患者能夠得到最好與完善的照護,現在的造口用品選擇多樣性,可依照不同體型與位置有不同用品選擇,造口與造口袋平時服貼身體,以衣服遮蔽之後,平時活動也不易被發現,很多日常活動仍然可以照常,並不會受造口影響,鼓勵勇敢走出家中,其實只要有妥善的處理與照顧,生活可以與一般人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