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不明腹痛 多因大便堆積

醫師陳敏恭說,郭姓女童突然腹痛嚴重到無法上學,就醫後才發現,升結腸及直腸處堆積大便。(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2歲半陳姓男童上個月突然半夜斷斷續續腹痛、下背痛,早上肚子竟然變大,經醫院腹部X光檢查發現,下腹部竟有多處大便堆積及腸氣。另名13歲郭小妹早上突然腹痛,嚴重到無法上學,就醫後也發現,升結腸及直腸處堆積大便。
 衛福部台中醫院小兒科醫師陳敏恭說,陳姓男童與郭姓女童共同點就是不喜歡吃蔬菜,加上近日天氣炎熱,喝水量相對不足,易排便困難而引起嚴重腹痛。他發現,越來越多的孩童,包括小學生及中學生,常反覆性腹痛及排便困難。尤其以常反覆發作或嚴重的患者在接受腹部X光片檢查後,呈現大量宿便,特別集中在升結腸及直腸部位。

醫師陳敏恭呼籲家長在食物造型及擺盤上多加變化,運用色彩吸引孩子進食。(記者陳金龍攝)
 陳敏恭指出,蔬菜是人體纖維重要的來源,纖維不足,不只會造成便秘、腹痛,也容易導致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大腸癌及第2型糖尿病,但速食、精緻與多樣化的飲食環境逐漸年輕化,如何讓孩子喜歡吃蔬菜,更是家長的挑戰。
 陳敏恭分享3個小撇步,第一是從副食品入手,4-6個月大嬰兒開始吃副食品,盡可能每天提供1份蔬菜,把握2歲前「培養小孩喜歡蔬菜習慣的黃金期」。
 第二,利用「餓肚子什麼都好吃」時機,孩子傍晚放學回家時段已有點餓,事先準備蔬菜沙拉或蔬菜棒,在晚餐時間不妨多煮一兩道青菜並帶頭多吃青菜。
 第三,角色扮演引興趣,家長多帶中低年級小學生逛菜市場,認識蔬菜及種類,或在廚房鼓勵小孩參與清洗蔬菜,或利用空盆或小空地,引導種些小蔬菜。
 營養師盧靜詩建議,在食物造型及擺盤上多加變化,可達到良好的親子互動及參與感,增加孩子進食意願。除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全穀雜糧類、蔬菜及水果外,也要補充足夠的水份、適量的油脂及增加活動量,才能改善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