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早治療 5年存活率逾8成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口腔癌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名。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口腔黏膜檢查率下降約4成,國健署表示,不做篩檢的死亡風險增加3成5,罹患晚期(3-4期)癌風險會增加2成6,但若早期發現與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5。
 國健署表示,遠離口腔癌威脅有3招,包括:「拒絕菸檳、定期篩檢、即早治療」,只要拒絕檳榔、菸、酒,就可阻斷口腔黏膜磨損或傷口不斷結疤又被磨損,而透過口腔黏膜檢查容易發現口腔癌前病變及早期癌症,若再定期追蹤、及時接受切片診斷與治療,可有效阻斷癌前病變轉變為癌症。
 目前國健署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民眾,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由醫師目視及觸診口腔黏膜,診斷是否有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病兆,檢查過程只要3分鐘。
 國健署表示,經口腔黏膜檢查發現7成6為癌前病變及早期(第0-1期)癌症,每年透過篩檢可以發現3,600名癌前病變個案與約1,300多名口腔癌。癌前病變及早期(第0-1期)癌症及時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5。
 防範口腔癌,國健署提醒,若出現口腔黏膜潰瘍且傷口超過2週仍未癒合,或口腔內部或周圍出現腫脹、硬塊、白色脫屑斑塊,建議至牙科或耳鼻喉科就醫,必要時應接受切片檢查,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口腔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