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突無力 3高翁腦中風

醫師張哲肇說,頸動脈狹窄出現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症狀,應作氣球擴張與支架,或頸動脈內膜切除。 (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7旬黃姓阿公有「3高」,一天早上突然發現身體右半邊無力,卻未送醫,直到當天下午未見改善才趕緊至急診。經作腦部電腦斷層掃瞄後,確認其左大腦局部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還發現左側頸動脈重度狹窄,住院治療2週後出院,幸未造成傷殘。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張哲肇指出,腦中風可分缺血性與出血性兩種,近7成以上病人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是國人健康一大威脅。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與「3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和抽菸關係十分密切;如病人又有心律不整者,尤其是「心房纖維顫動」者更是高危險族群。
 3高及抽菸通常不是直接導致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之發生,其所造成之「動脈硬化」最終將導致血管內壁增厚跟形成硬化斑塊,斑塊會造成血管管腔狹窄,嚴重時可能引發血管狹窄處堵塞或是斑塊剝落堵塞後端血管,造成腦中風。
 張哲肇表示,頸動脈是通往腦部主要血管之一,頸動脈左右各一,位於頸部前方側邊,也是大腦主要血液供應來源。目前對於頸動脈狹窄治療分「有症狀」與「無症狀」者,符合條件者皆有健保給付。有症狀者是指近半年內發生與狹窄部位同側之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者,此類病患一旦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60%,即應考慮進行頸動脈氣球擴張與支架置放術或是頸動脈內膜切除術,而無症狀者若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80%以上者亦建議進行治療預防。
 他說,像案例黃姓阿公住院接受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治療兩週後,作左側頸動脈氣球擴張與支架置放術,局部麻醉進行手術,術後無任何不適或併發症,且三天即出院回家調養。術後除持續服用治療三高藥物跟抗血小板藥物外,也要求病人在家每天定時測量血壓與血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