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南管,文資處邀請灣裡慶安堂和聲社至省躬國小進行南管音樂講座,除現場演出,更邀請北藝大傳統音樂學系老師黃俊利「導聽」,希望讓深具歷史文化意涵與美學價值的南管藝術雅樂之美,深植在幼苗心中,更能永世傳唱。
文資處表示,南管是現存最古老樂種之一,除是台南市登錄的「傳統表演藝術」無形文化資產,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灣裡慶安堂和聲社自日治時代即已存在,是南區歷史悠久的在地館閣,已過世的南管界國寶藝師張鴻明過往曾與和聲社有密切互動,而前任館東黃太郎,更擅長各種南管樂器製作。
不只保護保存,文資如何向下扎根更顯重要。文資處指出,以往館閣多以口傳心授方式傳承南管樂,隨時代改變,除應培養新一代南管愛好手,更應積極傳承,近年來,陸續邀請和聲社、南聲社、振聲社、清和社等南管館閣於台南各地演出來進行推廣,並多管齊下,透過校園傳習方式向下扎根,希望珍貴的傳統文化資產能夠永續傳承。
目前已有喜樹國小、南寧高中兩校成立南管社團,由在地館閣的專業師資進入校園教授南管音樂。省躬在校長謝辰育支持下,與和聲社合作,除此次邀請演出,希望日後能於省躬成立南管社團,延續灣裡百年傳統的在地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