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新冠篩檢準確率高 登國際期刊

高醫COVID-19檢測醫檢師團隊篩檢準確率高,獲國際學術期刊肯定。(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隨著國內疫情趨穩,出境需求漸增,高醫檢驗量能也隨著提升,自1月至今完成逾4500件新冠病毒檢體檢測,包括6家遠洋漁業公司因員工出境需檢附的新冠病毒檢驗報告,此外,經由檢驗醫學部多重把關,有效避免偽陽性或偽陰性的報告;這項高準確性的檢驗方法最近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Diagnostics》。
 上個月,一名日本女大生從台灣返回日本後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一度造成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及國人的緊張,在匡列並採檢其123名密切接觸者結果全為陰性,指揮中心也說明無法排除該女為弱陽性或為陽性。
 高醫檢驗醫學部醫師陳昭儒表示,其實目前國內外採用的COVID-19檢驗標準方法「反轉錄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 ,已是目前公認最可靠的檢測方法,但因臨床檢測初期常發現非特異性訊號干擾,導致訊號偽性上升而需要反覆重測確認,高醫經過配方優化後,將出現非特異性訊號比例由原先的63.1%大幅降至12%,不但有效減輕醫檢師反覆重測的時間耗損外,也降低檢測藥品的消耗,更避免了發出偽陽性報告的可能性。
 此外,除原先每批次檢測會有陽性對照組外,在進行檢驗優化過程中,更將每一個反應檢體都加入內源性品管對照組,確保不會因操作失誤而發出偽陰性的報告。
 陳昭儒醫師指出,高醫醫學檢驗部至今已完成逾4500件檢體之檢測,透過多重把關,有效避免偽陽性或偽陰性的報告產生,以免造成民眾不必要的恐慌或疫情控管的漏洞,將此優化流程經驗發表於5月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Diagnostics》。
 在後疫情時代,高醫繼續配合政府政策及民眾需求,提供民眾自費檢驗COVID-19的申請等服務;急診部護理長郭芳里表示,急件可在當天傍晚領取中英文檢驗報告,普通件也能於隔天的下午就可領取報告。

即時

〈中華副刊〉 水丰尚書/作為思維的方式: 柳園‧沈...

文/秀實 圖/吳祚昌 愛爾蘭詩人威廉...

拇趾外翻7成遺傳 扁平族高風險群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有其母必有其...

男欠債遭擄 板橋警火速救回逮5嫌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板橋警分局十四日凌晨0...

詐團搭科技熱假投資廣告騙3人2600萬 林口逮六嫌...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林口警分局近期破...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