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傳統工藝特展 呈現台灣匠心

「匠心具足-_親近台灣傳統工藝特展」大合照,由左至右-莊伯和策展人、如常法師、財團法人文化台灣基金會洪孟啟董事長、心保和尚、文化部李連權次長、文化資產局施國隆局長、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許耿修主任、重要傳統工藝「妝佛」保存者施至輝。(文化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傳遞我國傳統工藝之藝術價值、生活美學,以及保存者技藝特色、傳承精神,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辦理「匠心具足-親近台灣傳統工藝特展」,由文化部次長李連權、文化資產局局長施國隆、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策展人莊伯和老師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傳統工藝保存者等貴賓,一同為特展舉行揭幕。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表示,非常榮幸代表文化部長李永得參加展覽開幕,台灣的傳統工藝是我國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目前國家級的傳統工藝人間國寶,計有十三項十八案,本次特展就有十五位國寶級藝師參與,策展人莊伯和老師,集結了傳統工藝最精華的四十五位中央及地方的藝師,提供一百五十五件作品,呈現台灣多元文化的價值。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表示,此次展覽以「匠心具足」為題,呈現傳統工藝保存者之精湛技藝與獨具巧心的「師藝」與「道心」具足,本次展示作品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所登錄之傳統工藝文化資產,面面俱到、競相展出,讓國人欣賞「道」與「器」的實用美學與藝術價值,從五感體驗的活動設計裡感受美的力量。
 「匠心具足-親近台灣傳統工藝特展」展區分為「民生.器用」、「宗教.禮俗」、「藝術.審美」及「粧佛.傳承」四個面向,體現《文化資產保存法》所說的藝術性及反映族群或地方生活特色,展現深具台灣特色之信仰、風俗與民間實力。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為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成員,致力透過文化藝術推動生命教育,並經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認證為正式會員,現任館長如常法師重視偏鄉教育,本次特展將透過各項教育推廣活動,邀請偏鄉學校學童參與體驗,讓傳統藝術教育向下扎根。